张衡《归田赋》

歌词
游都邑以永久(1),无明略以佐时(2);徒临川以羡鱼(3),俟河清乎未期(4)。感蔡子之慷慨(5),从唐生以决疑(6)。谅天道之微昧(7),追渔父以同嬉(8);超埃尘以遐逝(9),与世事乎长辞(10)。
于是仲春令月(11),时和气清。原隰郁茂(12),百草滋荣。王雎鼓翼(13),鸧鹒哀鸣(14);交颈颉颃(15),关关嘤嘤。于焉逍遥(16),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17)。仰飞纤缴(18),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19),悬渊沉之魦鰡(20)。
于时曜灵俄景(21),系以望舒(22)。极般游之至乐(23),虽日夕而忘劬(24)。感老氏之遗诫(25),将廻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26),咏周孔之图书(27);挥翰墨以奋藻(28),陈三皇之轨模(29)。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30)?[1]
注释
(1)都邑:指东汉京都洛阳。永:长。久:滞。言久滞留于京都。
(2)明略:明智的谋略。这句意思说自己无明略以匡佐君主。
(3)徒临川以羡鱼:《淮南子·说林训》曰:“临川流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用词典表明自己空有佐时的愿望。徒:空,徒然。羡:愿。
(4)俟:等待。河清:黄河水清,古人认为这是政治清明的标志。此句意思为等待政治清明未可预期。
(5)蔡子:指战国时燕人蔡泽。《史记》卷七九有传。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
(6)唐生:即唐举,战国时梁人。决疑:请人看相以绝对前途命运的疑惑。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后入秦,代范睢为秦相。
(7)谅:确实。微昧:幽隐。
(8)渔父: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引王逸《渔父章句序》:“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而乐。”嬉:乐。此句表明自己将于渔父通了于川泽。
(9)超尘埃:即游乎尘埃之外。尘埃,比喻纷浊的事务。遐逝:远去。
(10)长辞:永别。由于政治昏乱,世路艰难,自己与时代不合,产生了归田隐居的念头。
(11)令月:吉日,好的时节。令,善。
(12)原:宽阔平坦之地。隰:低湿之地。郁茂:草木繁盛。
(13)王雎:鸟名。即雎鸠。
(14)鸧鹒:鸟名。即黄鹂。
(15)颉颃:鸟飞上下貌。
(16)于焉:于是乎。逍遥:安闲自得。
(17)而乃:于是。方泽:大泽。这两句言自己从容吟啸于山泽间,类乎龙虎。
(18)纤缴(zhuó):指箭。纤:细。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
(19)逸禽:云间高飞的鸟。
(20)魦鰡(shāliú):一种小鱼,常伏在水底沙上。
(21)曜灵:日。俄:斜。景:同“影”。
(22)系:继。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仙人,这里代指月亮。
(23)般(pán)游:游乐。般:乐。
(24)虽:虽然。劬:劳苦。
(25)感老氏之遗诫:指《老子》十二章:“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26)五弦:五弦琴。指:通“旨”。
(27)周孔之图书:周公、孔子著述的典籍。此句写其读书自娱。 (28)翰:毛笔。藻:辞藻。此句写其挥翰遗情。
(29)陈:陈述。轨模:法则。
(30)如:往,到。以上两句说自己纵情物外,脱略形迹,不在乎荣辱得失所带来的结果。
专辑信息
1.左传《曹刿论战》
2.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诗经《周南.关雎》
4.诗经《秦风.蒹葭》
5.荀子《劝学》
6.庄子《逍遥游》
7.屈原《离骚》
8.屈原《九歌.湘夫人》
9.贾谊《过秦论》
10.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1.汉书《苏武传》
12.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3.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14.孟子《弈秋》
15.晁错《论贵粟疏》
16.东方朔《答客难》
17.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18.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19.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0.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1.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22.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3.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
24.国语《勾践灭吴》
25.国语《敬姜论劳逸》
26.国语《襄王不许请隧》
27.国语《召公谏厉王弥谤》
28.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29.贾谊《吊屈原赋》
30.老子《道德经》(节选)
31.乐府诗集《长歌行》
32.乐府诗集《江南可采莲》
33.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
34.乐府诗集《陌上桑》
35.乐府诗集《上山采蘼芜》
36.乐府诗集《上邪》
37.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38.乐府诗集《饮马长城窟行》
39.乐府诗集《有所思》
40.李斯《谏逐客书》
41.李延年《佳人歌》
42.列子《愚公移山》
43.刘邦《大风歌》
44.刘彻《秋风辞》
45.马援《戒兄子严敦书》
46.枚乘《七发》
47.孟子《孟子见梁襄王》
48.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9.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
50.孟子《庄暴见孟子》
51.墨翟《墨子.非命上》
52.屈原《卜居》
53.屈原《九歌.国殇》
54.屈原《九章.橘颂》
55.屈原《渔父》
56.诗经《邶风.静女》
57.诗经《豳风.七月》
58.诗经《陈风.月出》
59.诗经《大雅.公刘》
60.诗经《大雅.生民》
61.诗经《秦风.无衣》
62.诗经《商颂.玄鸟》
63.诗经《王风.采葛》
64.诗经《王风.黍离》
65.诗经《卫风.木瓜》
66.诗经《卫风.硕鼠》
67.诗经《小雅.采薇》
68.诗经《小雅.鹿鸣》
69.诗经《周南.苤苢》
70.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71.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72.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
73.司马迁《史记.荆轲传》
74.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赞》
75.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6.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77.司马相如《长门赋》
78.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并序》
79.宋玉《九辩》
80.宋玉《神女赋》
81.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82.项羽《垓下歌》
83.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84.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85.战国策《鲁共公择言》
86.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
87.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88.张衡《归田赋》
89.张衡《四愁诗》
90.赵壹《刺世疾邪赋》
91.庄子《养生篇》
92.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93.左传《介之推不言禄》
94.左传《驹支不屈于晋》
95.左传《吕相绝秦》
96.左传《晏子不死君难》
97.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98.左传《子产论政宽猛》
99.论语《学而》
100.论语《为政》
101.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02.左传《子鱼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