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
侯 您是北京人吧
郭 是啊
侯 您说相声也常说北京话?
郭 哎,干吗常说北京话呀!我们说相声就得说北京话呀!
侯 哎!那可不对。
郭 怎么?
侯 你应该说普通话呀!
郭 普通话不就是北京话吗?
侯 错了不是。
郭 怎么?
侯 北京话是北京话,普通话是普通话。
郭 噢!这还不一样哪!
侯 哎,现在推广普通话。
郭 是。
侯 它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郭 噢。
侯 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郭 这我还不太明白呢!
侯 这你不太明白呢!
郭 不明白。
侯 这你得好好学!你看说普通话的好处大了,因为现在有山南的,海北的,各处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都用方言那就不好懂了,都用普通话就彼此都能懂。
郭 哦 是喽。
侯 您比如说这么一句话吧——
郭 什么话呢?
侯 用普通话说就好懂了:“你看这是什么?”
郭 这句话就是普通话?
侯 哎,你要用北京话就跟这个不一样了。
郭 北京话怎么说呢?
侯 “你瞜瞜这(zhei)是什么?”
郭 噢,瞜瞜。
侯 这(zhei)是什么?普通话说:“这是什么?”是不是啊?
郭 是是,就在字正。
侯 哎你要到天津这句话就变了。
郭 天津话怎么说?
侯 “你看看这(jie) 是(si)嘛(ma)?”
郭 哎!这是天津话。
侯 是吧?
郭 哎。
侯 到上海话,又不同了。
郭 上海话又怎么说哪?
侯 你看看这是什么?
郭 这啊?
侯 “你(nong)看(ku)看(ku)这 (di)是(ge)什么(sa me zi)?”
郭 这这句话我就不懂。
侯 也是这个意思啊:“你看看这是什么?”
郭 噢,也是这个意思。
侯 对吧。
郭 噢。
侯 要是到我们家乡,这句话又变味了。
郭 您什么地方的?
侯 沧县。
郭 沧县?
侯 沧州嘛!
郭 这句话怎么说哪?
侯 “你瞅瞅这是什么(me)呀?”
郭 噢,这是沧州话。
侯 你要到福建省福州,跟这又不同了。
郭 是啊!
侯 那更不好懂了。
郭 福建话这句怎么说哪?
侯 “你(lu)看(kan)这(zui)是(sai)什么(nao)?”
郭 这句话我更听不懂了。
侯 所以呀,大家都学普通话有好处呀!
郭 是喽。
侯 普通话跟北京话区别不大。
郭 噢!
侯 你要学普通话常听相声有好处。
郭 就能够学普通话。
侯 哎。相声它不是北京话吗?
郭 是啊!
侯 它就是儿化韵多。
郭 噢!儿化韵。
侯 这是最大的区别。普通话说“今天”,“明天”,“后天”。
郭 对啊。
侯 北京话那就不这样了。
郭 怎么说哪?
侯 “今儿”,“明儿”,“后儿”。
郭 对!
侯 没事儿出门儿,遛弯儿,买根冰棍儿。
郭 噢,这是儿化韵。
侯 哎!你看这儿化韵也有它的好处。
郭 那有什么好处啊?
侯 你要写在字上,你写“冰棍”,可是你要说话哪,就得说“冰棍儿”。
郭 啊!冰棍儿。
侯 冰棍儿,它区别词意:冰棍儿,它加这个儿化叫你听这东西不大。
郭 噢!就是小意思。
侯 “哎!您瞧,天热呀!来棵冰棍儿。”
郭 哎。
侯 来棵冰棍儿。这样听着好听,你要不用儿化韵,听着多可怕呀!“今天热啊!你来棵冰棍。”
郭 嗬!
侯 冰棍哪!
郭 那得多大呀!
侯 说的是哪。四人扛着吃?
郭 那怎么吃啊!
侯 是不是?
郭 对。
侯 它能够区别词意。
郭 是喽。
侯 多是用在爱称上。
郭 噢!
侯 用这个儿化。
郭 怎么?
侯 我们看一小孩儿,哎,你看这个小孩儿多好啊,长得跟花儿似的。
郭 夸这个小孩儿。
侯 “你看这小孩儿长得跟花似的。”
郭 对。
侯 他都用儿化。你要不用儿化哪,这意思就差了。
郭 是吗?
侯 哎,你看这个小孩长得跟花似的。
郭 花似的?
侯 “你看这个小孩长得跟花似的。”那孩儿长得跟麻雷子似的,再来一个跟二踢脚似的。
郭 好家伙!这儿放鞭炮哪!
侯 是不是?
郭 啊。
侯 所以说儿化韵有它的好处。
郭 是。
侯 也不能够是话都用儿化韵。
郭 哦?
侯 你看北京话它就有这一点。
郭 是喽。
侯 儿化韵的地方太多。
郭 欸。
侯 还有重叠儿化哪?
郭 怎么叫做重叠儿化哪?
侯 什么“胖胖儿的,瘦瘦儿的,忙忙儿的,快快儿的,轻轻儿的。”这都是重叠儿化。
郭 噢,是了。
侯 两个字儿一样,下边加个儿。
郭 噢,这叫重叠儿化。
侯 “这人胖胖儿的,那人瘦瘦的,唉,你去一趟快快儿的。唉!轻轻儿的。”是不是重叠儿化。
郭 是了。
侯 不用儿话不好听:“这人胖胖的,那人瘦瘦的,你快快的,你慢慢的。”
郭 这么说倒是不好听。
侯 北京话可也有这么说的。
郭 还有这么说的哪?
侯 那是大人对小孩儿。
郭 噢。
侯 小孩儿刚一周多,一岁多点儿。
郭 是是。
侯 刚会说话 大人为教他说话。
郭 嗯。
侯 哄孩子这么说。
郭 是啊。
侯 “慢慢走。”
郭 噢。
侯 “我带你上街街。”
郭 嗯。
侯 “叫叔叔,叫姑姑。”
郭 对。
侯 “叫妈妈。带帽帽,穿袜袜,我带你去买肉肉。”
郭 哎,是这么说。
侯 “吃饺饺,买包包。”
郭 嗯。
侯 包子饺子,什么饺饺、包包啊,哄小孩儿。
郭 是喽。
侯 对大人没那么说的。
郭 对大人没有这么说的。
侯 那当然了,我跟你说话:“郭先生,没事儿啊?”
郭 没事。
侯 “咱们出去遛个弯儿。”
郭 走哇。
侯 “我请您吃饭。”
郭 好。
侯 “咱们吃包子,要不然吃饺子。”
郭 好。
侯 “你戴帽子,咱们走。”这好听啊!要是照着哄孩子那样,你能满意吗?“郭先生,没事啊?”
郭 没事啊。
侯 “我带你出去遛遛。”
郭 啊。
侯 “我请你吃包包。”
郭 噢。
侯 “给你买饺饺。你戴上帽帽。”
郭 这好嘛,这么说我成傻子啦!
侯 就说是啊,是吧?
郭 嗯。
侯 这是儿化韵。
郭 是了。
侯 所以学普通话的时候,注意北京话的儿化韵。
郭 是是。
侯 您要听相声学普通话,千万得注意,有的演员爱用方言、土语。
郭 噢,土语啊。
侯 啊。
郭 这个土语说起来也就本地方懂。
侯 哎,离开那地方人家就不懂了,外埠人不大懂。
郭 对。
侯 是吧?
郭 哎。
侯 并且也不好写。
郭 噢,写也没法写。
侯 那属于老北京话。
郭 噢。
侯 您比如说普通话,这两句话挺好懂:“哎,郭先生,昨天我去看你,你没在,我等了很久你也没回来,后来我就走了。”
郭 噢。
侯 你看这话好懂吧?
郭 这话好懂。
侯 “昨天我去看你,等了很久,你也没回来,我就走了。”谁都懂。
郭 是啊。
侯 你要用北京的方言,大部分人不懂。
郭 那怎么说?
侯 “嘿,昨儿我瞜你去了。”
郭 瞜我去了!
侯 “我一瞜你颠儿啦。”
郭 我颠——好嘛!
侯 “遛遛儿等你半天儿,压根儿你也没回来,我一瞧折(念zhe)子了。”
郭 嗯。
侯 “我就撒丫子了。”
郭 撒丫子呀!
专辑信息